①嗓子干、咽喉腫痛 這類人一般存在肝腎陰虛的癥狀,且常見于更年期女性。 建議:有這種情況要多灸太溪穴,每天吃10g左右枸杞,配合艾灸,當氣血充足之后,余火自然得以歸位。
②胸中煩躁 這是正邪相爭的表現(xiàn)。艾灸之后,體內(nèi)陽氣增強,正邪相交,如果胸中有郁滯之氣,就會出現(xiàn)煩躁、上火的癥狀。 建議:艾灸涌泉穴,同時在膻中穴進行刮痧,平時適當多喝溫白開水。 ③五心煩熱 這類人一般是陰虛陽盛之癥,他們體內(nèi)的陽氣本就旺盛。 建議:可以暫時停灸,選擇一些滋陰的中成藥,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;多吃蔬菜、水果,培補陰血;再選擇艾灸下焦滋陰補血的穴位,比如太溪,涌泉穴,艾灸時間不宜過長。 ④眼睛干澀,眼屎多 一般以肝陰虛為多見,肝開竅于目。 建議:平時要注重情緒的調(diào)理,艾灸太沖、太溪穴引火下行,同時用刮痧板刮痧肝俞、膽俞。 ⑤口干舌燥、口腔潰瘍 艾灸之后,陰陽相互抗爭,陰液消耗的比較大,所以容易口干。 建議:在艾灸前后都要飲用適量白開水,同時也可以艾灸太溪、涌泉穴引火下行。 ⑥耳內(nèi)疼痛 凡臟腑有病邪,所開竅之處,都會出現(xiàn)好轉(zhuǎn)反應。腎開竅于耳,灸后耳內(nèi)疼痛,說明腎虛或者上焦經(jīng)絡不通。 建議:可以吃一點枸杞、黑色入腎的食物,同時在大椎穴進行刮痧,艾灸腎俞、太溪穴培補元陽。 ⑦腹脹 這屬于中焦上火的癥狀,一般是因為中焦不通導致。 建議:可以在中焦肝膽俞、脾胃俞進行刮痧。 傷陰是由于艾灸不當造成的,艾灸的錯誤操作具體又有哪些? 艾灸不當會傷陰 人體需要保持陰陽平衡。陰虛,就需要滋陰;陽氣短時間內(nèi)增加,就會出現(xiàn)陽氣過盛的現(xiàn)象,直接導致陰不足以斂住陽氣,陽氣向外浮散。 艾火屬于純陽之火,艾灸后,人體陽氣會得到補充,如果陰血不足,陽氣就會出現(xiàn)相對過盛,嚴重就會傷陰,具體的原因如下: 灸量過大 上文提及,艾灸就像給身體;添火;,;火;太旺則傷陰。所以,那些艾灸量特別大,一次要艾灸十幾個穴,甚至二十幾個穴,天天艾灸不休息的灸友特別容易過量艾灸而傷陰。 艾灸初期,原則上應該循序漸進。很多初涉艾灸的灸友都會有灸量過大的問題。 艾灸時間過長 眾所周知,足夠的灸量才可達到調(diào)理的最佳效果,可是凡事皆有度,如果一次艾灸十多個小時,很容易導致嚴重上火,進而傷陰。 很多艾灸產(chǎn)商都貼合現(xiàn)代人的忙碌節(jié)奏,研發(fā)出貼在身上的艾灸工具。然而,這些工具卻是引發(fā)艾灸過量的元兇,原因在就在于:沒有幫助用戶限制艾灸時長。 如此一來,艾灸過量導致傷陰不就是;板上釘釘;之事? 長期晚上艾灸 晚上是人體的休養(yǎng)時間,中醫(yī)要求順應天時。但是現(xiàn)代人白天要應對忙碌的工作學習,通常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艾灸。
并不是說晚上絕對不可以艾灸,但是要注意盡早結(jié)束,最好不超過晚上10點。因為晚上11點-1點是子時,是自然界和人體陰氣最盛,也是人體經(jīng)氣;合陰;的時候,這時睡覺最利于;養(yǎng)陰;。而艾灸生發(fā)陽氣,此時艾灸會影響睡眠、甚至傷陰。 灸友們可以偶爾晚上艾灸,但是長期這樣操作,會有傷陰的風險。所以,艾灸雖然好,但是使用方法不當反倒有害,得不償失。 正確艾灸不傷陰 取穴不在多 中醫(yī)調(diào)理一種疾病有時候需要取十幾個或者更多的穴位。如果灸友們一次把所有穴位都灸完,肯定會傷陰津。 時間控制好 艾灸療法確實有效,但凡事取之有度。對艾灸新手來說,剛開始,艾灸時間要短。灸友們要根據(jù)身體的適應程度,調(diào)節(jié)艾灸時長,慢慢地增加艾灸時間。 當你坐在沙發(fā)上,舒舒服服地看電視的時候,灸大夫艾灸儀已經(jīng)根據(jù)你設定好的時間為你進行艾灸養(yǎng)護。你完全不必擔心忘記時間而過度艾灸。 注意:不同人群、不同部位對艾灸的適應程度不同,也需要對艾灸時間做好控制。 ①對于兒童、體弱者、功能減退之疾患者,灸量一定要小,慢慢增加艾灸時間。 ②腰背、肩股皮厚肉多、沉寒痼冷,陽氣欲脫,可大灸; ③頭面胸部、四肢末端皮薄多筋、風寒感冒、癰疽痹痛,灸量需小。 選擇艾灸時間 很多灸友會留言問:我們應該怎么選擇艾灸時間?其實很簡單,根據(jù)你自己的時間安排。 艾灸的最佳時間對比:白天>晚上,上午>下午。 如果時間允許,建議灸友們白天進行艾灸,午時禁灸(上午11點-1點)。時珍艾灸貼十分適合灸友們白天使用。當你坐在辦公桌前、坐在沙發(fā)上、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艾灸,完全不必擔心煙霧繚繞影響到別人。 如果時間不允許的灸友,可以選擇早上進行艾灸;晚上并非不能艾灸,而是要盡量避免;長時間晚上艾灸;。 如果確實只能晚上艾灸,最好先用艾葉泡腳再艾灸。艾灸的時候盡量搭配上滋陰的穴位,還有艾灸盡量早點結(jié)束,不要超過10點。 注意艾灸順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,應先灸陽經(jīng),后灸陰經(jīng),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,也就是先背部,后胸腹,先頭身,后四肢,依次進行。 艾灸療法確實有效,但凡事都有個度。對于艾灸新手來說,一開始艾灸時間要短。艾灸的朋友要根據(jù)身體的適應能力,調(diào)整艾灸持續(xù)時間,慢慢增加艾灸時間。